Sales@fiberhtt.com
武漢恒泰通:以光為基,筑就5G時代的高速互聯新生態
引言:5G新基建的“光速引擎”
全球5G用戶數已突破15億(GSMA 2023數據),中國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,基站總數超318萬個。在此背景下,光模塊作為5G網絡的“毛細血管”,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19.3%(LightCounting預測)。
在這場數字基建浪潮中,武漢恒泰通技術有限公司(FiberHTT)憑借全棧自研能力,成為5G前傳、中傳、回傳網絡光互聯的核心供應商。其光模塊產品已服務全球30余個5G商用項目,累計出貨量超800萬只,以“中國光”助力5G網絡實現超低時延、超高可靠、超廣覆蓋的通信革命。
5G網絡的核心挑戰
5G的三大特性——超高速率、超低時延、海量連接,對傳統通信網絡提出了極限要求:
基站密度激增:5G高頻段覆蓋范圍小,需數倍于4G的基站數量,光纖資源緊張;
流量爆炸增長:單基站峰值速率高達10Gbps,傳統銅纜傳輸帶寬捉襟見肘;
極端環境考驗:工業、礦山等場景需設備在-40℃~85℃寬溫、高濕、震動下穩定運行。
“光模塊的破局之道”:
作為光通信的“核心樞紐”,光模塊承擔電信號與光信號轉換的關鍵使命。武漢恒泰通憑借“高集成、低功耗、強穩定”的光模塊解決方案,為5G基站、傳輸網絡、邊緣計算構建全場景光互聯能力,破解5G規模化部署難題。
技術領航:恒泰通的5G光互聯“硬實力”
1. 前傳網絡:極簡架構與工業級可靠性
針對5G基站高密度部署需求,恒泰通推出25G SFP28系列光模塊(如HBPT2R328-ER),支持AAU與DU間10-40km傳輸,采用三大核心技術:
單纖雙向(BiDi)技術:將單基站光纖需求從6根壓縮至3根,節省30%資源;
工業級寬溫設計:支持-40℃~85℃極端環境,適配沙漠、極地等場景;3D微通道散熱:芯片級熱管理使模塊功耗<1.5W,高溫下仍穩定運行。
2. 中傳/回傳:高速率與靈活組網
為滿足CU與核心網間高帶寬需求,恒泰通推出100G QSFP28 LR4光模塊:
LWDM調制技術:支持40km長距傳輸,單通道速率25Gbps;
BOX封裝工藝:提升抗干擾能力,適配城域傳輸網復雜環境;
智能功耗管理:基于流量負載動態調節工作模式,閑時能耗趨近于零。
3. 邊緣計算:低時延與高集成
針對MEC(多接入邊緣計算)場景,開發小型化光模塊:
超低時延設計:端到端時延壓降至5ms以內,支撐遠程手術、車聯網等實時應用;
多協議兼容性:支持5G NR、Open RAN及毫米波擴展,適配全球運營商標準
未來布局
1. 全場景覆蓋:從“接入”到“核心”的光速網絡恒泰通光模塊已深度融入5G網絡全鏈條:
前傳網絡:推出高性價比25G灰光與彩光模塊,支持CU/DU分離架構,節省光纖資源30%,助力三大運營商快速鋪開5G基站;
中回傳網絡:部署100G/200G相干光模塊,構建超低時延城域傳輸網,為網絡切片、邊緣計算提供“高速公路”;
邊緣節點:開發小型化、低功耗光模塊,支撐MEC(多接入邊緣計算)設備實現數據就近處理,時延壓降至5ms以內。
2.綠色通信:恒泰通的“雙碳”實踐
面對5G高能耗挑戰,恒泰通推出“智凈光聯”綠色解決方案:
芯片級節能:采用低閾值激光器,優化散熱及結構設計,使單模塊功耗降低20%;
智能功耗管理:基于流量負載動態調節光模塊工作模式,閑時能耗趨近于零;
全鏈減碳:從材料回收、封裝工藝到運輸包裝,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減少25%。
3.向5G-A與6G演進
面對5G-A(5G-Advanced)的10Gbps速率需求,恒泰通光模塊,時延降至0.5μs,適配XR、全息通信等場景。同步布局先進封裝技術,通過光電協同設計,進一步提升能耗比,為6G星地一體網絡奠定基礎。
結語:光聯萬物 智創未來
從城市樓宇到沙漠戈壁,從高鐵隧道到遠洋船舶,武漢恒泰通(FiberHTT)的光模塊正成為5G網絡的“隱形守護者”。以每年15%的研發投入、50+項新增專利的速度,這家光谷企業持續突破技術邊界。當全球5G基站的信號通過恒泰通的光模塊點亮數字世界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,更是一個萬物智聯時代的璀璨曙光。
作為光通信網絡的“末梢神經”,光模塊承擔著電信號與光信號轉換的關鍵任務。武漢恒泰通憑借“高速率、低功耗、高可靠性”的光模塊解決方案,直擊5G網絡痛點,為基站、傳輸網、數據中心構建全場景光互聯能力